我国的地震监测台网按投资主体划分为全国地震监测台网、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社会地震监测台网;按监测功能可分为强震动台网、测震台网与地震前兆观测台网;而前兆观测台网按其观测的物理量又可分为地形变观测台网、地磁观测台网、地电观测台网和地下流体观测台网等。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既构成了区域性地震监测台网,又是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了对国内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几十年来,经过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在探索的上百种地震前兆监测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地震观测(记录地震发生时,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地壳形变观测(含地倾斜、应力、应变、重力、空间大地形变测量、断层形变测量等),地磁地电观测(含地磁场、地电场、介质电性等),地下流体观测(含氡、汞、离子等地球化学成份及水位、流量、地温等观测),以及动物习性观测等十余种方法和手段。 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是服务于水库、油田、核电站等重大建设工程建设,目的是为了保障重大建设工程的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台网日常运维归属于企业管理,是为重大建设工程企业本身服务的。 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发展是由当地的地震灾害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台网日常运维归属于市、县地震部门管理,主要用于获取区域性地震监测信息。 |